• 美工招聘 北宋宰相吕蒙正:来自寒门布衣的逆袭,三度拜相,参透人生的智者
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8-06 08:45    点击次数:91

    美工招聘 北宋宰相吕蒙正:来自寒门布衣的逆袭,三度拜相,参透人生的智者

    【导语】

   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里,人数占少的地主阶级成了统治集团,把整个官僚阶级都给垄断了。

    魏晋那时候,有一些大地主慢慢变成了门阀士族,他们祖祖辈辈都当官,靠着雄厚的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资源,把控着朝廷政事。唐朝黄巢起义之后呢,门阀士族就基本都没了,中小地主阶级变成了社会的主要力量。

    在北宋那个时候,科举变成了选官的主要方式,耕读传家是当时社会的特色。

    不过在好几百年的发展过程里,平民跟农民一直都没法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,他们想要跨越阶层简直比登天还难,别说是成为朝廷里的高官了,就算当个地方上的小官那都少得可怜。

    不过咱们今儿要说的吕蒙正,原本就是个普通百姓,不但跨越了阶层,而且那是一飞冲天,居然三次当上了宰相,接下来咱们就讲讲他的传奇经历。

    【从穷困潦倒,流落街头到进士及第,中榜状元】

    944 年,吕蒙正出生在洛阳的一个当官的家里,他爹吕龟图在五代那时候是后周政权的起居郎,就是专门记录皇帝生活起居的官。

    正常来讲,吕蒙正的出身应该挺显赫的,谁知道吕龟图这人薄情没义气,吕蒙正的母亲刘氏本是吕龟图的正妻,可吕龟图就宠着小妾,跟刘氏不和,一怒之下把刘氏母子给赶出家门了。

    吕蒙正没了生活的依靠,只能跟母亲靠讨饭过日子。后来,母子俩被洛阳的一座寺庙收留,虽说不用睡大街了,可日子还是过得特别艰难,小吕蒙正甚至得捡别人吃剩的东西来充饥。

    就算这样,吕蒙正也没让生活的贫困给难住,而是勤奋学习,一心想着靠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    在之后十多年的时间中,吕蒙正参加科举老是考不上,可他一直没放弃,到了公元 977 年,吕蒙正的人生有了转机。

    976 年年底,北宋的皇权有了变动,在“斧光烛影”这事儿里,宋太祖赵匡胤稀里糊涂地死了,他弟弟赵光义接着当了皇帝,也就是宋太宗。

    赵光义为了拉拢天下的读书人,在 977 年搞了一场规模特别大的科举考试。

    史料上说,这回参加殿试的举子超过了 5300 人,这可是科举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回,可录取的进士大概才 190 人,录取率才 3.6%。

    吕蒙正照常去参加考试,连他自己都没想到,居然一不小心就考中了状元,这时候他 43 岁啦。命运照顾了吕蒙正,他凭着状元的身份得到了赵光义的喜欢。

    为了锻炼吕蒙正,赵光义让他当升州通判,还给他“越级上报”的权力,就是政事要是不好处理,能派人骑马到京城上报,到了这时候,四十岁左右的吕蒙正成功翻身了。

    【三度拜相,官僚阶级气量贤德无出其右】

    980 年,吕蒙正接到诏令回了京城,被安排当左补阙和知制诰,专门负责起草诏令。吕蒙正挺争气,靠着出色的本事和正直的为人,得到了赵光义的肯定。

    吕蒙正不仅政治才能出众,最可贵的是他品德高尚、心胸宽广。他当官后,就主动把父亲和母亲接来一起住。

    虽说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不同房间,可吕蒙正侍奉他们特别周到,一点都不介意父亲以前遗弃过他。

    吕龟图没多久就过世了,吕蒙正守完孝没多久就去当翰林学士了,随后又被升为参知政事(副宰相),成了朝廷里的重要官员。

    吕蒙正升得快,这让周围的同事很嫉妒。他当参知政事第一天去上朝,就有人在背后讲:这小子居然能当宰相!吕蒙正假装没听到。

    一些同事替他感到不平,美工招聘提议去追查那个人,可吕蒙正拦住了,他觉得这种事没必要一直放在心上,吕蒙正的宽宏大量也受到了大家的称赞。

    989 年,吕蒙正获任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、同平章事,跟开国宰相赵普一起位列(北宋宰相是一群)。

   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,赵普来自名门,靠着门荫入朝为官,属于开国的老臣,可吕蒙正是普通百姓出身,是后来提拔起来的官员,虽说他俩出身差别很大,可赵普却挺认可他。

    吕蒙正当了宰相后,没骄傲,还更谦虚了。赵光义因为重用他,他儿子刚工作,就给封了个官水部员外郎的职位。

    吕蒙正知道这事后马上上奏拒绝了皇帝的好意,说不能凭着宰相的身份去捞对别人不公平的好处,从那以后,宰相的儿子就只给九品京官,还成了法定的制度。

    990 年,吕蒙正妻子那族里的宋沆上奏违背了皇上的意思,结果吕蒙正受到牵连,还被罢了官。

    没多久,到了公元 993 年,吕蒙正又当上宰相了,这是他第二次当宰相。这时候他劝赵光义别再对外打仗了,好好搞德政。

    过了两年,吕蒙正担任右仆射,去河南府做通判还兼任西京留守。在地方干活的时候,吕蒙正施政宽松缓慢,只管重大的事,其他的都交给手下。

    在公元 1001 年,宋真宗赵恒又让吕蒙正当同平章事和昭文馆大学士,这是吕蒙正第三次当宰相,整个北宋能三次当宰相的,就赵普和吕蒙正两个人。

    真宗觉得吕蒙正忠诚又有才干,在 1003 年,让他当了许国公和太子太师。

    吕蒙正尽管官做到了最大,可他不贪权恋势。过了两年,吕蒙正上表说要辞官,真宗批准以后,五十九岁的吕蒙正就能回家享清福去了。

    真宗想要报答吕蒙正的功劳,打算重用他儿子,可吕蒙正讲自己几个儿子都干不了大事,只举荐了侄子吕夷简。公元 1011 年,六十七岁的吕蒙正去世了,死后被追封中书令,还赐了文穆这个谥号。

    【赵家天子吕家相】

    瞧瞧吕蒙正这辈子,起初流落街头靠乞讨过活,后来竟然三次当上宰相,还是两朝的老臣,那经历真是起起落落,啥滋味都尝遍了。

    不过吕蒙正一直没忘初心,对自己要求严格还很谨慎,他正直的作风在家族里传承下来,吕家就此兴旺发达,变成北宋的文人世家——东莱吕氏。

    他那七个儿子,分别当上了国子博士、员外郎、殿中丞这类的官,他侄子吕夷简也没让人失望,在 1022 年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成了正儿八经的宰相。

    他侄孙吕公著在宋哲宗那个时候当上了宰相,跟司马光一起辅佐朝政,司马光去世后,就他自己主持政务了。

    在北宋时期,吕氏一家出了三位宰相,是最为耀眼的士大夫家族。在两宋这 300 多年里,吕家至少有 8 位达到宰辅级别的高官,后世都称赞说“赵家天子吕家相”。

    【小结】

    跟历史上的诸葛亮、王安石、张居正这些人一比,吕蒙正没啥名气,他能被世人知晓,主要是因为在当当时太子(宋真宗)的太子太傅时,写了用来劝诫太子的《寒窑赋》。

    吕蒙正讲了自己从穷到富的过程,还说了好多历史名人命运的起起落落。他一开头就是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”,这说明他把人生的变化无常看得很透,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,都得坦然接受,面对客观的现实改变。